今天開始學韓文

有沒有人跟我一樣,學韓文的理由根本說不出口?

有沒有人跟我一樣,學韓文的理由根本說不出口?

一開始就是因為看韓綜、韓劇看到一個中毒,心裡忍不住吶喊:「我一定要聽得懂 oppa 在講什麼!」然後就這樣被韓文拖下水了(?)

原本以為只是簡單記幾個單字、背一下諧音,就能混過去,結果完全不是這麼回事啊各位。韓文這語言,乍看很像拼音文字,結果它內建超多地雷。從一開始的母音組合、收音規則,到文法、語氣、敬語…每個都像是突然冒出來的暗箭,沒準備好就直接中箭倒地。

我印象超深,第一次學到「-겠어요」這種句尾的時候,我還很天真地以為它只是未來式。後來才發現它根本是個隱形炸彈,能表示推測、意願、甚至禮貌的提議。韓文人講話也太有禮貌了吧,我腦袋都快禮貌爆炸了。

但好啦,其實認真說,我還是慢慢愛上這個語言了。

我發現學語言這件事,根本不是什麼速成的事。它比較像是你跟某個文化談戀愛,剛開始是曖昧期,每天想聽它講話、想了解它在說什麼,會幻想自己突然間就變超溜,走進韓國炸雞店可以自信點餐,結果現實是老闆一開口講超快,我直接腦袋當機。

所以我開始真的「培養語感」。

說來抽象,但我做法很土法煉鋼:就是每天瘋狂聽。不是光聽課本錄音那種,我是直接打開綜藝節目聽。像《認識的哥哥》、《Running Man》、《劉QUIZ》等等,邊聽邊寫下來他們講的關鍵句。超像在做聽寫訓練,但因為太好笑了,反而不會覺得累。

一開始真的只聽得出來「안녕하세요」和「감사합니다」,其他完全是背景音。後來慢慢會覺得:「欸我剛剛是不是聽到他講 ‘진짜?’」然後興奮到立刻倒帶三次確認。那種感覺就像在語言裡尋寶一樣,每抓到一個句型或用法,就像拿到一枚金幣!

另外一個讓我進步很大的,是我去翻了很多教中韓翻譯的書。以前我只知道中文和英文差很多,沒想到中文和韓文也完全是兩個宇宙啊!

中文愛講主詞、動詞、受詞,韓文卻很常直接省略主詞,然後用助詞決定句子邏輯。像是「나는 밥을 먹어요」這句,你直接翻中文就是「我吃飯」,沒什麼問題。但你如果開始搞懂「-는」、「-을」這種助詞,就會發現這些小尾巴根本是整句話的靈魂。

這讓我開始理解為什麼有些韓劇的中文字幕總是怪怪的,因為那根本不是直翻能搞定的東西。有時候要先用韓文邏輯重新組織,然後再轉成符合中文語感的句子。聽起來很硬,但其實有一點像拆機器再重新組裝,會有一種「哦哦哦我懂這語法為什麼要這樣用了!」的爽感。

講到這裡,可能有人會問:「那你現在聽得懂韓劇了嗎?」

嗯……老實說,還沒完全啦。但我可以自豪地說,現在看節目至少不用每句都開字幕了。有時候主持人問什麼,我已經可以在心裡先自己翻譯一遍,然後看字幕驗證自己的理解有沒有準。這真的超有成就感,會想站起來自己幫自己鼓掌(雖然看起來很像神經病)。

還有一點我想分享的,是不要小看「跟著唸」這件事。

以前我會覺得跟著影集模仿講話很尷尬,感覺像小學生在唸課文。結果我某天試著一邊看《機智醫生生活》,一邊學角色的語氣講話,發現居然比較容易記得!尤其是那種生活感的台詞,像是「배고파 죽겠다」(餓到快死了)、「진짜 대박」(真的超扯),這種才是韓國人日常真的會講的話,比背課本句型有用一百倍!

我後來甚至會故意用韓文碎唸自己,像是手機掉在地上我就說:「아 진짜 왜 이래~」不只是練習,還可以順便假裝自己是韓劇女主角(自我娛樂很重要)。

說到底,我覺得學語言不是比誰記得多,而是誰更願意「讓自己泡在那個語言裡」。我以前很容易焦慮,覺得自己背不完單字,文法永遠搞不懂,但後來我轉念了:反正我不是要考試,我是想真的「會用」這個語言,那就一步一步累積,慢慢建立語感,錯了也沒差,能講出來才是真的。

現在如果有人問我:「學韓文到底難不難?」

我會說:「一開始真的會懷疑人生,但只要你願意花時間跟它相處,它會慢慢變成你生活的一部分,甚至會讓你愛上它。」

就像一段關係,一開始不熟,但只要你願意了解,它也會慢慢打開心房讓你看見它的可愛。

所以,不用急,也不用怕,就每天聽一點、說一點,讓韓文變成你生活的小日常。有一天你會發現,它已經默默住進你心裡了。


 
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
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
 
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
 
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

 最後更新時間 2025-08-20 要更新請點這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