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實我一開始學韓文的時候,是完全搞不懂什麼「格式體尊敬形」、「非格式體尊敬形」的。說真的,剛接觸韓文那幾天,我每天都覺得自己在看火星文,一個「다」接一個「요」,眼睛一打開就是濃濃的母湯感,但又莫名覺得韓文字長得很可愛,像積木一樣有系統。那時候我阿姨還笑我說:「你這樣學得下去我請你喝三杯。」結果現在她也默默加入我們這條學韓文的道路。
如果你和我一樣,是個語言小白,沒關係,今天這篇文章就是要幫你一次搞懂韓文裡的「過去式」、「未來式」,還有我在學習這些文法時跌跌撞撞的過程,希望你看完會比我當初好過一點。
我記得剛學現在式的時候,每天都在跟「아요 / 어요」搏鬥,那時候最大的困擾是:「到底什麼時候要用아,什麼時候又變成어??」這個問題我問過我韓國朋友志勳,他直接笑出來跟我說:「其實韓國小孩學語法也是靠感覺啦。」然後他補了一句:「但你不是韓國人,你還是乖乖背規則比較快。」
對,志勳說得沒錯,學語言真的不能靠「感覺」,尤其是我們這些從零開始的人。
所以我們先來複習一下這個語感規則:韓文現在式變化的時候,如果動詞的語幹最後一個母音是「ㅏ」或「ㅗ」,就加上「아요」,如果不是這兩個母音,就加「어요」,然後特別的「하다」一律變成「해요」。就這樣!有邏輯了對吧?
學完現在式之後,我立刻跑去找「過去式」是怎麼變化的,結果一看,喔喔喔~原來跟現在式有點像,只是結尾變成「았어요 / 었어요 / 했어요」。瞬間覺得沒有想像中那麼難,但還是有點不安。後來我就開始做各種句子變化練習,有點像在玩拼圖。
那陣子我最常講的一句話就是:「我昨天沒有去。」為什麼?因為那句韓文很短又實用:「어제 안 갔어요.」我還記得那時候有一次跟媽媽出門去全聯,我嘴裡一直默念那句話,結果排隊結帳的時候不小心講出來,收銀員愣了一下看著我,我也愣住,只好裝沒事裝忙傳LINE。
說到這裡,不得不提我那位超級熱愛韓劇的表妹,她算是我踏上學韓文的不歸路的導火線之一。她那時候每天跟我說《鬼怪》有多好看,孔劉有多帥,還會邊看邊寫下句子學韓文。我記得她第一次跟我分享「갔어요」這個句型的時候,是說:「昨天我去咖啡廳了:어제 카페에 갔어요。」然後我就回她:「你為什麼昨天不揪我?」她說:「因為你昨天說你不想出門啊。안 간다고 했잖아~」我聽完真的是又氣又好笑,但也很感謝她,讓我學會「갔다」、「갔어요」、「안 갔어요」這幾個變化。
再來說到「格式體尊敬形」,我真的一開始完全搞不懂為什麼韓國人會說得這麼…一板一眼?後來才知道原來在正式場合,比如公司會議、新聞報導,甚至是跟長輩講話,這種「습니다 / 습니다」的句型真的很重要。
我有個在韓國工作的學姊,她說他們公司新人上班第一天就要背一堆格式體句型,什麼「報告書寫好了:보고서를 작성했습니다.」、「會議已經開始了:회의가 시작되었습니다.」她那時候超崩潰,還跟我說:「我只是想當個設計師,為什麼要學這麼多語法?!」但現在她講起韓文比我還溜,還會教我怎麼判斷要用格式體還是非格式體,果然人類真的是被壓力逼出潛能。
我印象很深的是,我學會格式體之後,有次去參加韓國文化活動,裡面有個韓國人問我:「你讀什麼書?」我很努力地擠出:「요즘은 한국어 문법 책을 읽었습니다.」他聽完點點頭:「오~ 잘했어요!」我那瞬間差點落淚,覺得自己真的可以生存下去了。
再來我們談談「未來式」,這個我真的覺得非常好玩。因為它有一個關鍵詞就是「거예요 / 겁니다」,聽起來很有「未來預告」的感覺。我最喜歡講的句子之一是:「下次我要吃炸雞:다음에는 치킨을 먹을 거예요.」每次講完就會餓。
我老哥以前超討厭我學韓文,覺得我只是在追星。他那時候說:「你學這個幹嘛?又不是去韓國工作。」結果後來他自己迷上《Running Man》,還逼我教他怎麼用韓文說「我會贏你!」我只好教他:「내가 이길 거예요!」他用得超順,還會一直用這句挑釁我打桌遊。看吧,語言就是這麼有趣,當你學會一個句型,你就能讓人笑、讓人互動,甚至…激怒人(誤)。
有一次我們全家去韓國玩,我在旅館門口跟服務員說:「이 문은 자동으로 닫을 겁니다.(這門會自動關閉。)」我爸還以為我是導遊,立刻拍拍我肩膀說:「哇你這句講得不錯耶!」那一刻真的覺得超有成就感。
其實語言這東西啊,學到一個階段後會發現,它不只是為了考試、看劇,更是一種表達、交流的工具。像我媽現在也開始學幾句韓文,雖然她常常把「했어요」講成「해소요」,但我覺得她很可愛,她說她想學會跟韓國市場老闆講價,我整個笑到不行。
如果你也在學韓文,我很推薦你用一種我自創的方式叫「自言自語法」,就是看著鏡子或房間四周,用你會的句型一直描述正在發生的事情,例如「我正在坐著:앉아 있어요」、「我現在很餓:배고파요」、「等一下我要煮泡麵:라면 끓일 거예요」。每天花十分鐘這樣講,講到嘴巴不打結為止。這方式我表弟也在用,他說他有天講著講著,不知不覺居然用韓文夢話講了句「안 먹을 거예요!」然後他媽以為他夢到被搶食物(笑)。
說真的,我現在看到「았어요 / 었어요 / 했어요」、「을 거예요 / 겁니다」這些句子,心裡是滿懷感謝的。因為我知道,當初的我只是個連「안녕하세요」都會唸錯的小白,但現在我可以用韓文說出:「我昨天沒有吃飯,今天會吃很多,明天可能會後悔。」這就是語言的力量吧。
學語言不會是一條簡單的路,但只要你願意一步步踏實走,每個動詞的變化,每一句句型的練習,最終都會變成你腦袋裡的一塊磚、一根樑柱,讓你蓋出一棟屬於自己的韓文語感大樓。
我們家現在每個禮拜六都有一個「韓語日」,大家會輪流說一句話給大家猜意思,贏的人可以選當晚的Netflix電影。那天我阿嬤突然冒出一句:「나는 내일 갈 거예요!」我們全部人都愣住,她得意地笑說:「我會去全聯啦!」那一刻真的笑到不行,也更堅定我學語言的心情——不是為了誰,是為了我能用自己的話,說出我想說的故事。
進一步提升韓文實力,針對日常會話、新聞閱讀、意見表達都非常實用,尤其適合準備3級至4級考生反覆練習,並融入造句練習中:
→ 看整篇文章副詞+文法句型,會了就是你的超能力! 如果你一路讀到了這裡,恭喜你! 你已經成功把**韓文副詞+文法句型**系統學會了一大半。從一開始的「자주」「너무」這些看似普通的小副詞,到後來的「오히려」「일부러」這些語氣轉折詞,每一顆小單字都是韓文句子裡的重要鑽石。
副詞就像是語言的「情緒調味料」,它們雖然不是主菜,但卻讓整句話的風味完全不同。會用副詞,你的韓文就能「活起來」,不再只是教科書上冰冷的文法規則,而是真正能用來聊天、表達自我、跟韓國朋友打成一片的語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