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開始學韓文

韓語變音規則:台式幽默讓你輕鬆搞懂!

韓語變音規則:台式幽默讓你輕鬆搞懂!

想學韓語嗎?讓我們先從變音規則開始,別擔心,這不是什麼艱澀的學術論文,而是用台灣人最懂的方式,帶你一起攻克韓語變音這座小山丘!

變音規則是什麼碗糕?

韓語的變音,其實就像台灣的夜市小吃一樣,看起來琳瑯滿目,但只要掌握幾個原則,就能輕鬆上手。簡單來說,變音就是某些子音或母音在遇到特定情況時,發音會產生變化。這就像我們講台語時,也會因為語氣或情境而改變某些字的發音一樣,是很自然的事情。

連音 (연음, yeon-eum)

連音是韓語變音中最基本、也最常見的規則。當一個字以子音結尾,下一個字以母音開頭時,這個子音就會跑到下一個字的母音位置,形成連音。

  • 例子一: 밥 (bap) + 을 (eul) → 바블 (ba-beul)
    • 羅馬拼音: bap + eul → ba-beul
    • 中文翻譯: 飯 + (受詞助詞) → (連音後)
    • 解釋: 「밥」的子音「ㅂ」跑到「을」的母音「ㅡ」的位置,形成了「블」的發音。
  • 例子二: 옷 (ot) + 이 (i) → 오시 (o-si)
    • 羅馬拼音: ot + i → o-si
    • 中文翻譯: 衣服 + (主詞助詞) → (連音後)
    • 解釋: 「옷」的子音「ㅅ」跑到「이」的母音「ㅣ」的位置,形成了「시」的發音。
  • 例子三: 책 (chaek) + 을 (eul) → 채글 (chae-geul)
    • 羅馬拼音: chaek + eul → chae-geul
    • 中文翻譯: 書 + (受詞助詞) → (連音後)
    • 解釋: 「책」的子音「ㄱ」跑到「을」的母音「ㅡ」的位置,形成了「글」的發音。

用法說明: 連音通常發生在名詞和助詞、動詞和語尾、形容詞和語尾之間。只要記得「前面子音,後面母音,合體變音」這個原則,就很容易掌握。

鼻音化 (비음화, bi-eum-hwa)

鼻音化是指某些子音在遇到鼻音 (ㅁ, ㄴ, ㅇ) 時,會轉變成鼻音。這就像台灣國語裡,有些人會把「怎麼」講成「怎們」一樣,發音方式變得比較「鼻」。

  • 例子一: 밥 (bap) + 먹다 (meok-da) → 밤먹다 (bam-meok-da)
    • 羅馬拼音: bap + meok-da → bam-meok-da
    • 中文翻譯: 飯 + 吃 → 吃飯 (發音變化後)
    • 解釋: 「밥」的子音「ㅂ」在遇到「먹다」的鼻音「ㅁ」時,轉變成鼻音「ㅁ」。
  • 例子二: 앞 (ap) + 날 (nal) → 암날 (am-nal)
    • 羅馬拼音: ap + nal → am-nal
    • 中文翻譯: 前面 + 日子 → 前一天 (發音變化後)
    • 解釋: 「앞」的子音「ㅍ」在遇到「날」的鼻音「ㄴ」時,轉變成鼻音「ㅁ」。
  • 例子三: 꽃 (kkot) + 만 (man) → 꼰만 (kkon-man)
    • 羅馬拼音: kkot + man → kkon-man
    • 中文翻譯: 花 + 只 → 只有花 (發音變化後)
    • 解釋: 「꽃」的子音「ㅌ」在遇到「만」的鼻音「ㅁ」時,轉變成鼻音「ㄴ」。

用法說明: 鼻音化主要發生在收尾音是 ㅂ, ㄷ, ㄱ 時,遇到 ㅁ, ㄴ 時的變化。要特別注意每個子音的變化規則。

口蓋音化 (구개음화, gu-gae-eum-hwa)

口蓋音化是指子音「ㄷ, ㅌ」遇到母音「ㅣ, ㅑ, ㅕ, ㅛ, ㅠ」時,會轉變成「ㅈ, ㅊ」的發音。這就像我們講台語時,有些人會把「你」講成「哩」一樣,發音位置會往前移動。

  • 例子一: 굳이 (gut-i) → 구지 (gu-ji)
    • 羅馬拼音: gut-i → gu-ji
    • 中文翻譯: 硬要、非要
    • 解釋: 「굳」的子音「ㄷ」在遇到「이」時,轉變成「ㅈ」。
  • 例子二: 같이 (gat-i) → 가치 (ga-chi)
    • 羅馬拼音: gat-i → ga-chi
    • 中文翻譯: 一起
    • 解釋: 「같」的子音「ㅌ」在遇到「이」時,轉變成「ㅊ」。
  • 例子三: 밭 (bat) + 이야 (i-ya) → 바치야 (ba-chi-ya)
    • 羅馬拼音: bat + i-ya → ba-chi-ya
    • 中文翻譯: 田 + (是) → 田啊 (發音變化後)
    • 解釋: 「밭」的子音「ㅌ」在遇到「이야」時,轉變成「ㅊ」。

用法說明: 口蓋音化是韓語中一個比較常見的變音現象,掌握這個規則可以讓你的發音更自然、更道地。

된소리되기 (doen-so-ri-doe-gi) - 緊音化/硬音化

緊音化指的是某些子音在特定情況下,會變成更強烈的發音。這就像我們講話時,特別強調某個字一樣,發音會變得比較用力。

  • 例子一: 학교 (hak-gyo) → 학꾜 (hak-ggyo)
    • 羅馬拼音: hak-gyo → hak-ggyo
    • 中文翻譯: 學校
    • 解釋: 在「ㄱ」後面出現的「ㄱ」會緊音化。
  • 例子二: 있다 (it-da) → 이따 (it-dda)
    • 羅馬拼音: it-da → it-dda
    • 中文翻譯:
    • 解釋: 在「ㅅ」後面出現的「ㄷ」會緊音化。
  • 例子三: 먹다 (meok-da) → 먹따 (meok-dda)
    • 羅馬拼音: meok-da → meok-dda
    • 中文翻譯:
    • 解釋: 在「ㄱ」後面出現的「ㄷ」會緊音化。

用法說明: 緊音化通常發生在:

  1. 收尾音是 ㄱ, ㄷ, ㅂ, ㅅ, ㅈ 後面接 ㄱ, ㄷ, ㅂ, ㅅ, ㅈ
  2. 部分漢字詞
  3. 定語詞尾 –ㄹ 後面接 ㄱ, ㄷ, ㅂ, ㅅ, ㅈ

유음화 (yu-eum-hwa) - 流音化

流音化是指「ㄴ」遇到「ㄹ」時,或是「ㄹ」遇到「ㄴ」時,會互相影響,都變成「ㄹ」的發音。

  • 例子一: 신라 (sin-la) → 실라 (sil-la)
    • 羅馬拼音: sin-la → sil-la
    • 中文翻譯: 新羅 (韓國古代王朝)
    • 解釋: 「ㄴ」遇到「ㄹ」,「ㄴ」變成「ㄹ」。
  • 例子二: 설날 (seol-nal) → 설랄 (seol-lal)
    • 羅馬拼音: seol-nal → seol-lal
    • 中文翻譯: 元旦
    • 解釋: 「ㄹ」遇到「ㄴ」,「ㄴ」變成「ㄹ」。
  • 例子三: 권력 (kwon-lyeok) → 권력 (kwon-lyeok) (已經是流音化後的發音)
    • 羅馬拼音: kwon-lyeok
    • 中文翻譯: 權力

用法說明: 這個規則比較簡單,只要記得「ㄴ」和「ㄹ」相遇,就會一起變成「ㄹ」就可以了。

비음 첨가 (bi-eum cheom-ga) - 添加鼻音

添加鼻音是指在複合詞或合成詞中,前面一個字以子音結尾,後面一個字以「이, 야, 여, 요, 유」開頭時,會在兩個字之間添加「ㄴ」的音。

  • 例子一: 솜 (som) + 이불 (i-bul) → 솜니불 (som-ni-bul)
    • 羅馬拼音: som + i-bul → som-ni-bul
    • 中文翻譯: 棉 + 被子 → 棉被
    • 解釋: 在「솜」和「이불」之間添加了「ㄴ」的音。
  • 例子二: 맨 (maen) + 입 (ip) → 맨닙 (maen-nip)
    • 羅馬拼音: maen + ip → maen-nip
    • 中文翻譯: 空 + 口 → 空口
    • 解釋: 在「맨」和「입」之間添加了「ㄴ」的音。
  • 例子三: 꽃 (kkot) + 잎 (ip) → 꼰닙 (kkon-nip)
    • 羅馬拼音: kkot + ip → kkon-nip
    • 中文翻譯: 花 + 葉 → 花瓣
    • 解釋: 在「꽃」和「잎」之間添加了「ㄴ」的音。

用法說明: 這個規則比較容易被忽略,但掌握之後可以讓你的發音更自然。

ㅎ 的弱化與脫落

「ㅎ」這個子音,在某些情況下會變得非常微弱,甚至直接消失。

  • 例子一: 좋아 (jo-a) → 조아 (jo-a) (通常聽不到 ㅎ 的發音)
    • 羅馬拼音: jo-a → jo-a
    • 中文翻譯: 喜歡
    • 解釋: 「ㅎ」在母音之間,發音幾乎消失。
  • 例子二: 많아요 (manh-a-yo) → 마나요 (ma-na-yo)
    • 羅馬拼音: manh-a-yo → ma-na-yo
    • 中文翻譯: 很多
    • 解釋: 「ㅎ」在母音之間,發音消失。
  • 例子三: 싫어 (silh-eo) → 시러 (si-reo)
    • 羅馬拼音: silh-eo → si-reo
    • 中文翻譯: 討厭
    • 解釋: 「ㅎ」在母音之間,發音幾乎消失。

用法說明: 很多時候,「ㅎ」的發音會直接被省略,尤其是在口語中。

收尾音的簡化

韓語的收尾音(也就是一個字的最後一個子音),實際上只有七種發音:ㄱ, ㄴ, ㄷ, ㄹ, ㅁ, ㅂ, ㅇ。如果收尾音不是這七種,就會被簡化成其中一種。

  • 例子一: 밖 (bak) → 박 (bak) (發音相同)
    • 羅馬拼音: bak → bak
    • 中文翻譯: 外面
    • 解釋: ㅋ 發音簡化成 ㄱ。
  • 例子二: 숲 (sup) → 숩 (sup) (發音相同)
    • 羅馬拼音: sup → sup
    • 中文翻譯: 森林
    • 解釋: ㅍ 發音簡化成 ㅂ。
  • 例子三: 낫 (nat) → 낟 (nat) (發音相同)
    • 羅馬拼音: nat → nat
    • 中文翻譯: 鐮刀
    • 解釋: ㅅ 發音簡化成 ㄷ。

用法說明: 這個規則可以幫助你理解韓語發音的本質,讓你更清楚地知道每個字的正確發音。

實戰演練時間!

理論講了一堆,不如來點實際的。讓我們用一些常見的韓語句子,來練習一下變音規則。

  1. 안녕하세요 (an-nyeong-ha-se-yo) - 你好
    • 羅馬拼音: an-nyeong-ha-se-yo
    • 中文翻譯: 你好
    • 變音規則: 無明顯變音,屬於基本發音。
  2. 감사합니다 (gam-sa-ham-ni-da) - 謝謝
    • 羅馬拼音: gam-sa-ham-ni-da
    • 中文翻譯: 謝謝
    • 變音規則: 鼻音化,「합니다」的「ㅂ」遇到「ㄴ」變成「ㅁ」。
  3. 맛있어요 (mat-i-sseo-yo) - 好吃
    • 羅馬拼音: mat-i-sseo-yo
    • 中文翻譯: 好吃
    • 變音規則: 口蓋音化,「맛」的「ㅌ」遇到「이」變成「ㅊ」,但通常會省略。
  4. 괜찮아요 (gwaen-chanh-a-yo) - 沒關係
    • 羅馬拼音: gwaen-chanh-a-yo
    • 中文翻譯: 沒關係
    • 變音規則: 「ㅎ」的弱化,通常聽不到「ㅎ」的發音。
  5. 이름이 뭐예요? (i-reu-mi mwo-ye-yo?) - 你叫什麼名字?
    • 羅馬拼音: i-reu-mi mwo-ye-yo?
    • 中文翻譯: 你叫什麼名字?
    • 變音規則: 連音,「이름이」的「ㅁ」連到「이」的母音。

:變音規則就像人際關係,多接觸就熟悉!

學習韓語變音規則,就像學習跟不同的人相處一樣,需要時間和經驗累積。不要害怕犯錯,多聽、多說、多練習,你會發現韓語變音其實沒有想像中那麼難。

就像台灣人講話一樣,韓語也有很多口語化的表達方式,有些變音規則可能在實際生活中不太明顯,但了解這些規則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理解韓語,也能讓你更輕鬆地和韓國人交流。 加油!


 
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
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
 
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
 
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

 最後更新時間 2025-08-20 要更新請點這裡